過程即時線上分析技術 PAT - 微型質譜篇

作者Editor
日期2019-06-26

突破傳統質譜儀的限制 – 微型質譜

「電腦從1970年代的大型機進展到1990年代人人都能輕鬆使用的PC,而我們也正在為質譜儀做同樣的努力,讓化學家從觸手可及的微型質譜中受益。」

– Dr. Richard Moseley (Chief Technologist, Microsaic)

 

這是一台微型質譜儀

有多微型呢? 放在抽風櫃裡使用也沒問題。

如果你有使用一般質譜儀的經驗,可能很納悶它怎麼沒有真空幫浦和冷卻循環水,不過你最好奇的應該還是它為什麼這麼微型? 以及這樣的設備為現今的分析工作帶來哪些好處?

一般合成實驗和製藥開發都經常會使用到flow reactor連續反應器,因為它能夠快速調控關鍵的反應條件(例如: 反應溫度、停留時間等)。即便只是一個簡單的合成反應,基本上都必須去監測初始試劑、中間產物和最終產物的含量,藉由不同反應階段的相對濃度來表示整個反應過程的狀況。以製藥行業為例,藥物反應監測通常都是將反應過程中的樣品集中後,再送至遠程實驗室去進行分析。這種傳統的分析作法不僅需要時間,而且所使用的方法(例如: UV)也只能提供有限的分析結果。藥物開發最終目的就是將新藥快速推向市場,所以說線上即時分析必然是加速整個開發過程,同時也能緩解實驗室壓力的最佳解決方案。

質譜法相對其他分析技術(例如: IR、UV和NMR)而言是具有更佳的選擇性,因此質譜儀其實是線上測量十分理想的設備。不過在傳統印象中質譜儀仍然被認為是昂貴、不易操作且需要繁複維護保養的大型分析儀器。此外,大多數從反應器出來的產物也都會是屬於高純度的化合物,所以在進行質譜分析前還需要額外對樣品做適當的前處理,否則有可能會影響到質譜儀的感度。

 

微型質譜

  • 微型體積的關鍵是專利的芯片技術 – 微型電噴灑離子源微型四極桿質量分析器錯位式微型真空介質
  • 反應器可以直接連接微型質譜儀進行分析,針對高純度反應產物可以搭配線上稀釋功能,自動化稀釋不需要擔心樣品濃度過高。

      
 

  • 對於化學反應(批次式或連續流動)的on-line監測,質譜儀可以提供數據:
  1. 確定原料和試劑的反應狀況
  2. 確認期望的產物是否成功產生
  3. 識別中間產物和雜質
  4. 確定steady state條件
  5. 加快反應流程的優化

實例一、線上監測連續合成反應 – Hofmann rearrangement

微型質譜(4000 MiD, Microsaic)與Future Chemistry Flow Start EVO連續反應系統結合,線上監控Hofmann rearrangement快速優化反應溫度條件。

 

A gener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Hofmann Rearrangement

 

  1. 在線監測異氰酸酯中間體的形成
  2. 在線監測胺產物的形成

 

 

實例二、批量反應監測 – 將乙醇催化轉化為生物燃料

微型質譜(4000 MiD, Microsaic)連接三頸圓底燒瓶,監測乙醇催化轉化為正丁醇的過程。

  1. 比傳統的off-line方法獲得更多資訊
  2. 生成即時數據,減少樣品清理和off-line分析相關的停機時間
  3. 使用微型質鋪進行on-line反應監測的便利性
  4. 克服了反應溶劑與傳統MS系統的不兼容性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