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利泓專欄 專欄介紹 - 鋰電池專題討論 Chapter 1 – 關於分析電池與材料的方法
專題預覽
|
鋰是所有金屬中最輕的元素,其具備最佳的電化學勢(electrochemical potential),每單位重量中相較於其他金屬可以提供最大的能量供給。科學家藉由其材料特性應用於電池中,自1912年開始了鋰電池的研究,至今,鋰電池改善人類許多生活,如應用於筆電、智慧型手機、電動車(EV),甚至澳洲已經在2017年開發鋰電池的儲能系統。市場預測,於2020年鋰電池的應用將提升到40 billion。
然而,高度的重視,卻也造成了鋰電池原物料的危機。例如,於2018年初,電池市場預測2025年鋰的需求將從40%升至60~70%,又或者是,金屬粉末原料的供應短缺。將來,我們將面對的不僅是成本問題,更是可能會遭遇到沒有原料可以使用的情形。
學者與研發人員針對各電池組件進行開發與探討,為了改善上述問題外,改良鋰電池材料,提升電池能量密度、效能、安全性,同時又能守住成本,是各大廠商正在努力的方向。
如為解決晶枝問題,Rice University於負極塗上奈米碳管薄膜,當鋰離子從正極游離過來時,將會滲入於奈米碳管中,當放電時,儲存於奈米碳管中的鋰離子將釋放回正極。
為確認奈米碳管、石墨烯等材料的分布狀態,則有人以拉曼監控G Band(1580cm-1)與D Band(1360cm-1)的消長,如下圖所示:
我們亦可利用拉曼影像(Raman imaging)確認石墨的鋰化狀況(Lithiation):
in situ Raman: Lithiation of graphite,鋰化的石墨於1580cm-1 shift至1590cm-1 |
除了電池原料的設計外,電池的效能亦會隨著電池製程方法而有所影響。如電極的製備,以球磨原料至微小顆粒後,添加黏著劑、活性物質等,塗佈於金屬箔片上,再進行乾燥、壓製而成。廠商利用ICP、XRD、SEM、Raman等設備,確認每一次的原料添加比例正確,顆粒均勻度與添加黏著劑後的分布狀態等。然而,以AA或ICP需要耗費前處理時間,使得產線停擺。
為了更即時得到物料製備的終點,亦有學者與廠商開始使用雷射剝蝕激發光譜儀(LIBS),進行電池的分析。如正極材料廠商,其將三元材料鎳鈷錳酸鋰電極NMC打錠後,以雷射直接分析電極中Li、Ni、Mn、Co與雜質的濃度。
以LIBS直接分析正極材料,得Li, Ni, Co, Mn在金屬物料中的濃度 一般ICP/AA進樣須先以酸消化樣品,LIBS不用樣品前處理,只要數分鐘即得到濃度結果。 |
除此之外,為確認黏著劑PVDF在負極製程中,需要的混合攪拌終點,亦利用LIBS進行F與C在負極上的分布分析:
我們發現混漿的時間長短,會影響活性物質與PVDF分佈 並非混漿越久,分佈越平均 |
一顆電池的研究一直到商業販售,發展時間需要5~10年。在這一次的專欄討論中,我們希望能提供您更多便捷與有效的分析方法,協助您縮短研究與發展的時間。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Interface Instability of Fe-stabilized Li7La3Zr2O12 versus Li Metal 固態電解質LLZO具有2種同素異形體(polymorph),Cubic與Tetragonal,其中Cubic的晶行具備較佳的傳導性。許多研究中提到添加Al可以穩定結構於Cubic的型態,而在近期,學者們則是嘗試用添加Fe進行結構改植。 由於Li的介面穩定是全固態電池(ASSB)開發中主要的挑戰,在本文中我們探討LLZO:Fe與Li金屬的電化學特性。其中在室溫下,此材料具有非常高的導電性1.1mScm-1。藉由Raman與LIBS,確認tetragonal與cubic的結構與元素的2D分佈… |
想了解鋰電池的安全及效能?你需要更科學的作法 現在最廣泛的電池測試方法是由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SAE International)和桑迪亞國家實驗室(SNL)設計出來的測試方式:Mechanical Abuse、Thermal Abuse、Electrical Abuse。 執行這些測試時,若沒有使用絕熱卡計,產生的數據主要會有以下三個缺陷:
不能得到正確的最大安全溫度。因反應過程中產生微量的放熱,會得到比實際數值更高的溫度。 得到的熱失控的數據是被打折扣的。例如電池有多燙、多少煙霧產生、電池本身的損害有多少,甚至是這樣的熱失控現象會發生多久的相關數據,都會比在絕熱卡計內模擬時還要少了許多。 可能有危險性的產生。量身打造的熱卡計可提供一個安全的實驗環境給操作者,避免熱失控發生時的各種有害物質傷害到操作者。 在本文中,我們將與您探討電池絕熱卡計是如何進行電池的安全與效能測試… |
專題預覽
|
資料參考:
在工業製程生產方法中,一般分為兩種操作模式: 1. 粉體物料投入可燃性溶劑中(較為普遍的做法)。 2. 輸送粉體物料至空的反應器中,再加入反應溶劑。(通常為了置換不同產品製程,反應器內會殘留些許...
READ MORE在上一章節:工廠製程議題 – 粉體傳輸問題,該如何避免塵爆產生,探討在各式製程步驟(投料、傳輸、包裝)中,隱藏的毒性物質暴露危害、粉塵爆炸問題、投料問題。例如:使用填充惰性氣體投料,...
READ MORE 利泓科技 技術支援 呂昌諺 你為什麼需要知道這個資訊? 拉曼光譜是目前新興的光譜技術,透過雷射光在反應溶液與物質作用,產生拉曼散射來得到生產的資訊,最快可以在0.1秒左右得到有意義的...
READ MORE鋰電池製程生產也能踏入智慧製造,本文將和您分享利泓科技針對鋰電池生產所彙整的新技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