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取得一張好的光致發光(Photoluminescence)螢光光譜?

作者Editor
日期2018-12-27

取得一張好的螢光光譜從量測吸收度開始,而螢光光譜的強度正比於樣品吸收到多少激發光,因此第一步是先量測最大吸收波長。以往要取得最大吸收波長,需透過紫外-可見光吸收光譜儀取得。

由英國Edinburgh Instrument生產製造的FLS1000與FS5光致發光螢光光譜儀可以在同一套設備上取得吸收光譜與螢光光譜。由於某些激發光譜會與放光光譜重疊,所以可以選擇比最大吸收波長稍短的波長進行激發。

一般來說,理想的吸收度在0.1左右,可以避免螢光內濾效應(inner filter effect),因此以下方的吸收光譜(溶於cyclohexane的anthracence)為例,激發光波長可以設定在355奈米或是375奈米。

 第二步是優化吸收與放光波長來最大化樣品的訊號,螢光光譜儀激發光源端與接收樣品放光端的分光器(Monochromator)都具備狹縫調節器來控制光通過的量,增加狹縫寬度雖然增加訊號強度,同時也減少了光譜解析度,因此可以藉由優化狹縫寬度,在避免偵測器飽和的前提下,得到最大的訊號-雜訊比(Signal to noise),一般螢光光譜儀的偵測器主要使用光電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 PMT),在接收到1500000 cps(count per second; 每秒收到多少顆光子)會達飽和。

  最後,在優化完訊號強度之後,FLS1000與FS5可以再額外調整掃描波長間隔(Step Size)、收光時間(Dwell time)與重複掃描次數(Repeat)等。收光時間用於設定在每一個波長間隔下的收光時間長度,經過重複次數的累積,可以增加光譜的品質。如下方的放光光譜(同樣為溶於cyclohexane的anthracence)。

// 應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