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您知道的是(目錄連結):
微波化學從發現、開發、應用到擴展到各領域已超過半個世紀,但至今除了廣泛認知可以提高化學反應速率外,其實包含降低合成副產物、選擇性加熱合成應用、改善多相催化缺點、萃取化學應用、胺基酸分析應用、不同奈米合成結構應用和重金屬分析應用…等不勝枚舉,微波本身是一個非常淺顯易懂的能量現象,但衍伸的應用才是博大精深的課題,本篇作為引路,讓您有機會並踏入了解微波原理和微波化學領域。
甚麼是微波(Microwave)?
微波(Microwave)簡單來說就是電磁波,或稱為光,與我們常見的可見光、紅外線或紫外線的能量形式相同,同樣都帶有互相垂直的電場和磁場,微波被定義在頻率在300MHz至 300GHz之間,而我們目前市用的產生微波設備的頻率皆為2.45GHz。
微波如何提升溫度?
溶液中的極性分子會受到微波中的電場所影響而進行上下轉動,此時就會產生大量摩擦生熱,導致溫度上升,尤其是水分子的轉動能階剛好在2.45GHz,因此有接近100%的能量吸收效率,高速轉動摩擦生熱,所以也普遍用於食品加熱。
另一加熱形式是溶液中的帶電荷離子,會受到電場波的振幅所上下遷移,同樣在高頻率的上下遷移過程中大量的摩擦生熱,道理就如同電流及電阻關係,而電阻就是會讓電能轉換成熱能的特性,也依此進行快速加熱。
微波合成的六大好處
改善傳統加熱合成的六大好處:
為什麼微波可以提高反應速率?
微波加熱因為能量傳導的特性,能量使用效率高,可以讓我們的反應物和溶劑快速升溫,但這結果難以解釋說相同溫度和時間下,微波加熱得到的產率大幅高於傳導式加熱,畢竟我們已知反應物、生成物和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的焓(enthalpy)關係是固定的,並且微波是無法改變反應過程中的活化能大小。
例如本來次磷酸加乙醇難以產生的酯化反應(Esterification),經由過量乙醇和微波加熱在200~220°C下,成功有效的促發了酯化反應(Esterification)。
甚至在較低溫的微波合成中卻比較高溫的一般加熱合成反應來的快速,例如:BMIM-PF₆經由180°C、30分鐘可以得到83%產率,遠高一般加熱200°C、2小時的產率僅17%。
也因此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微波化學的神祕之處!!!
1.先認識微波加熱與傳導加熱差別
圖左為微波加熱,相比圖右的傳導式加熱,溫度較為均勻並且物質升溫速度也較快速許多。
2.微觀溫度下觀察微波加熱:
可以從下圖中了解,當微波被溶液吸收時,微觀溫度下不是瞬間均勻的,而是產生非常多的localized superheating(hot spots)的狀態。
3.當把localized superheating的現象套入到Arrhenius equiation
localized superheating的TOH和正常加熱的Tbulk,經由公式整理可以得到:
koverall = Vbulk/V0‧kbulk + VOH/V0‧kOH
4.了解localized superheating促進合成反應的關係式
我們先用1-hydroxy-3-methyl-3-phospholene oxide與butanol進行酯化反應來了解微波合成與一般加熱的反應速率關係比較。
我們經由實驗結果,把數據套入對數的pseudo-first-order kinetic equation比較,可以得到兩者的速率常數,其比值(kexprel)為3.10。
5.用不同localized superheating的體積比例與溫差建立速率常數關係(kexprel)
首先因為localized superheating的體積(VOH)會與溫差(TOH-Tbulk)呈現指數關係整理,並考量同時會出現不同溫差的表現,整理如左下圖。並依得到的體積比的關係式,套入pseudo-first-order kinetic equation:
k’ = B‧ln((100-x)/100)/t
k’:pseudo-first-order rate constant, x:conversion, t:time
並依此建立一般加熱方法與不同localized superheating體積比(VOH/V0)和溫差的關係比,如右下,得到一系列速率常數(kexprel)的比值。
6.微波加熱與熱傳導加熱之產率與時間比較圖
由右上圖紅框可以知道1-hydroxy-3-methyl-3-phospholene oxide與butanol的酯化反應,最符合裡面的model V的狀態(3.06),也就是(Vbulk/V0)=60%的比例。
因此我們建立不同產率下與兩個加熱方法的時間比例關係圖,可以了解需要多少的時間成本來達到目標產率,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去量化並評估微波加熱的效率、能源耗損比例,建立一般加熱與微波加熱最大的效率成本差異,進一步到量化比較…等。
參考文獻
除了合成外的應用還有哪些應用範例?
天然物萃取
微波萃取出動植物內部的天然化學分子,具有非常好的醫療及產品升級價值,因為微波能量傳遞方式與物理破碎或者水煮萃取的方法更為細膩,不需要添加任何溶劑、萃取速度非常快、保留的抗氧化分子和熱敏分子都較高,也比較不會有異物存在..等優點。
蛋白質水解
蛋白質是由胺基酸所組成,為了分析蛋白質中的胺基酸成分,必須有效打斷胺基酸間的胜肽鍵(Peptide bond),並保留各類的胺基酸,微波加熱水解不只適用純化過後蛋白質樣品,更適用於自然無處裡的蛋白質生物組織。
生物質(biomass)轉化製造與升質
生物質(biomass)廢棄物經處理後應用主要分為三類:固體燃料、生質能源和化學原料,因此應用產生的價值受限於原料品質和處理技術,發現經由微波處理的生物質廢棄物其產生的能源價值和化學原料相比傳統處理來的高,成本也較低。
奈米粒子的長晶形狀
微波因為能量傳遞具有選擇性,因此與一般整體加熱養晶的方式有所不同,也因此可以利用微波進行長晶來獲得不同形狀的奈米粒子。
想了解更多的應用? 請參考下列的書籍!
微波技術應用的設備和技術支援
Milestone 40年以上微波技術開發和應用經驗,同時提供各種微波精密儀器,整合了硬體與科學使用上的開發、應用甚至量產等需求,設計的多款微波設備,已廣泛與各化學領域合作,具有大量研究成果,並針對微波化學彙整成冊,方便研究人員快速了解微波化學,算是入門的百科大全。(書籍連結)
Milestone實驗室微波設備系列
萃取是利用系統中的混合物有不同的溶解度來分離的單元操作,在加入兩種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劑後,利用其溶解度及分配係數的不同,進行物質的轉移,來達到分離萃取的目的。 近年為了因應各個領域及萃取目標物不同的需求,目前已發展種許多萃取方法,常見的有回流萃取法、雙溶劑萃取、加速溶劑萃取法、反應萃取法、超臨界萃取法、超音波萃取法及微波萃取法..等。
READ MORE微波消化實驗是一個單純但卻又充滿細節的一個前處理實驗,有時一個小細節的疏忽卻對後端分析的結果品質影響甚鉅,但卻又苦惱無法察明原因,本篇挑出六個微波消化實驗時,必須注意的小技巧,讓我們一起學習並精進吧!
READ MORE微波精油萃取技術是一個無溶劑、快速、節能環保及低操作性的萃取技術,經實驗證實萃取時間比傳統水蒸餾萃取快5~20倍,利用水會吸收微波的物理規則,產生極高效率的能源使用,使其具有良好的節能環保特性,再加上簡易的操作,不用特殊訓練或高程度技術人員才可操作,非常適合工作室或小實驗室的研究與生產。
READ MORE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由於製程放大會造成熱損失的行為的差異,無論您正在評估新的產品或者想要最佳化你的製程,你可能都會需要以下資訊: 該怎麼評估全新的製程反應。 如何評估材料的熱裂解溫度Td 如何知...
READ MORE隨著分析儀器日新月異的進步,分析時間已經大幅的縮減,可是往往爆發大規模的食安或是環境問題時,往往不能即時消化大量樣品的原因,都是因為前處理的速度跟不上分析儀器的速度,同時也耗費人力在進行單調又耗時的前處理過程,您需要將人力投入在更有價值的結果數據判讀上面,增加報告的可信度。
READ MORE